玻璃鋼(也稱玻璃纖維加強塑料,國際公認的縮寫符號為GFRP或FRP,屬熱固性塑料)是一種種類繁多,性能各異用處普遍的復合資料。它是由合成樹脂和玻璃纖維及其他一些添加劑經復合工藝,制造而成的一種功用型的新型資料。其實,玻璃鋼既非玻璃,也不是鋼,它的基體是一種高分子有機樹脂,用玻璃纖維或其他織物加強。由于它具有玻璃般的透明性或半透明性,具有鋼鐵般的高強度而得名。它的科學稱號是玻璃纖維加強塑料。
玻璃鋼雕塑模具資料主要有三類:
1、石膏資料做成的模具型腔,也叫碎模法。但石膏資料強度低、放置時間長時容易變形。
2、硅橡膠資料做成的模具型腔,也叫軟模法。硅橡膠資料運用前為流體狀態,活動性及填充性好。配制后經交聯反響構成橡膠彈性體,可具有較大的彈性變形。交聯后的硅橡膠密封性好,與原模及玻璃鋼皆不粘接。用其做玻璃鋼雕塑模具的外表層資料,既能夠高質量地復制出作品的外形,又能夠保證順利脫模。但是,硅橡膠交聯體容易變形,在用作模具時,需有支撐載體。能夠應用玻璃鋼易成型的特性,用作模具的載體資料。詳細的模具制造辦法是:將配制好的硅橡膠分幾次涂劇在原模上,硅橡膠層應在1mm后以上。待硅橡膠交聯后,在硅橡膠上再成型厚度為3mm左右的玻璃鋼層。玻璃鋼固化后,沿著劃分出的單元塊將整體模具切開,切割時留意將玻璃鋼層及硅橡膠層同時切開。在單元塊間制造銜接肋,銜接肋處應設定位槽,以保證經過銜接肋使單元塊模具組合成一整體。以上工作完成后,將玻璃鋼單元塊脫模,然后脫下硅橡膠層,脫下的硅橡膠塊立刻放回玻璃鋼單元模中。
3、用玻璃鋼資料做成的模具型腔,也叫硬模法。也就是在玻璃鋼模具上翻制玻璃鋼雕塑,玻璃鋼模具普通采用手糊成型辦法,制造前應設計成型線路。
玻璃鋼雕塑的手糊制造步驟
玻璃鋼雕塑由于具有成型靈敏、消費開發周期短、工藝性好、耐磨、運用壽命長等優點,在雕塑業得到了普遍應用,特別是基于手糊成型技術的玻璃鋼工藝品雕塑制造工藝開展更為疾速。雕塑裱糊成型又稱手糊成型或接觸成型。是在模具上先涂一層膠液,接著鋪一張布,使膠液浸漬纖維并掃除氣泡后,再繼續一層一層地裱糊上去直到鋪完,經固化后即得廢品。
雕塑常采用樹脂有兩種:不飽和樹脂和環氧樹脂。
①不飽和樹脂成型配制辦法:191#樹脂100份,過氧化環已酮4份;環烷酸鈷溶液1—4份,色漿適量。若按消費條件流水作業停止配制,在搪瓷盆內放入100千克樹脂,再參加4千克氧化環已酮糊,攪拌平均,再參加鈦青綠色漿糊適量,目觀顏色到達所需求求即可,放置備用。不飽和樹脂的優點是價錢廉價。
②環氧樹脂的優點是固化收縮率低,電絕緣性能極好的樹脂,對各種酸堿及有機溶劑都很穩定,拉伸強度可達45MPa-70MPa,彎曲強度可達90MPa-120MPa。配套固化劑可采用環氧樹脂常溫E-999固化劑。稀釋劑采用丙酮(或環氧丙烷丁基醚)。模具膠衣采用耐高溫、硬度高、韌性好的模具專用膠衣。制造的纖維加強資料采用33g/m2無堿短切氈和0.2mm玻璃纖維方格布。
2、涂刷脫模劑:在玻璃鋼雕塑手糊成型前,先把陰模模具型腔外表清潔潔凈;同時把玻璃纖維氈裁成與型腔外形大小類似的外形,若型腔外形復雜,能夠裁成若干塊簡單外形的然后在手糊時再拼起來。在模具型腔外表涂上脫模劑,以便成型后產品的脫模順利。在原型和分型面上涂刷脫模劑時,一定要涂平均、周到,須涂刷2-3遍,待前一遍涂刷的脫模劑枯燥后,方可停止下一遍涂刷。脫模劑成分有很多種,一種是煤油(汽油等)加地板蠟;還有一種凡士林加機油;再有用油漆也行。
3、涂刷膠衣層:待脫模劑完整枯燥后,將專用膠衣用毛刷分兩次涂刷,涂劇要平均,待第一層初凝后再涂刷第二層。在這里要留意膠衣不能涂太厚,以避免外表裂紋和起皺。膠衣層的厚度普通是0.5~0.8mm。膠衣自身是一種樹脂,這類樹脂在手工制造玻璃鋼制品時非常重要,它不但能夠起到玻璃鋼外表的維護層作用,而且能夠起到外表的裝飾效果,只需在膠衣里加進色漿,產品外表就會有相應的顏色。由于玻璃鋼制品的運用環境及請求各不相同,因而必需依據實踐狀況,選用不同種類的膠衣樹脂,目前的牌號為∶TM-33、TM-35、S-739、膠衣33等。膠衣能夠用刷子來涂到模具型腔上,也能夠用氣動噴槍放射到上面,用噴槍比刷子涂的要平均,效果好,目前普通都是用噴槍涂膠衣的。膠衣的自然固化普通需求半個小時左右,能夠用烘房來加快固化的時間,等到所噴的膠衣干了后,就能夠開端糊樹脂和玻璃纖維。
4、樹脂膠液配制樹脂:首先要和固化劑以一定的比例攪平均,以便加快產品的固化時間,不飽和樹脂的牌號普通以191、196#樹脂用